培训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 > 纵横资讯 > 培训动态 > 正文
李勇:内在基因决定战略
作者:北大纵横 来源:北大纵横 时间:2017-03-02 浏览:101 点赞:0次

这两天翻看了冯仑的《野蛮生长》,开头颇为精彩,中间有些平淡,合上书本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了封底上的书评,是几位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。由于是大家所做的评语,所以用了点儿心思去琢磨,发现了一些有趣儿的东西。

这几位大家的评语是这样的:

柳传志——冯言冯语,有情有性,无忌无讳,见仁见智。

王石——冯仑这个人,聪明绝顶,侠义肝肠。嬉笑色骂皆文章,百计千心万成通。

宁高宁——冯仑用他独特的经历、视角和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企业和社会的众生相,很值得现代人回味,更值得后来人研究。

周其仁——大作读毕,是我看过读物中最好的!

张维迎——能用诙谐、幽默、感性的语言表达深邃思想的人不多,冯仑可以说炉火纯青。这本书就是例证!它不仅好读,而且读后启发你思考。“商界思想家”这个头衔,冯仑当之无愧!

秦朔——有品、有格、有境界。《野蛮生长》背后的源动力,与其说是一个商业思想家纵横捭阖直言无忌的滔滔才情,不如说是大转型时代文人企业家对社会历史的深沉责任。

吴晓波——冯仑先生是中国企业界的“段子派”掌门,该派坚信所有的商业真相和管理智慧都在“段子”里。读冯仑的文字,总是能从那些生动、古怪或好笑的“段子”里悟出一个两个道理来。

这几位大家的评语里面,读出来的味道是不同的。柳传志、王石和宁高宁的评语非常务实,夸奖但非常客观。其中柳传志和王石的更精彩一些,这大抵和他俩跟冯仑接触比较多有关系(书里提到他两个也比较多),宁高宁的评语更白话一些,但感觉非常真实。周其仁和张维迎的评语是拍马屁型的,周其仁用最好这样绝对的词语来评价,张维迎则用炉火纯青、当之无愧这样的类绝对词语来评价。秦朔和吴晓波的评价则让人感觉到有些勉强,秦朔并没有做出好或者是坏的评价,吴晓波亦是如此,让人感觉不到对冯仑的夸奖。

事情有趣儿就在这里,如果用一个指标把这几位大家进行分类的话,就会发现他们出身不同,前三个人都是企业家,而且都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,中间两位则是鼎鼎大名的大学教授,后两位则是颇有些名气的文人。

这就对了,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是非常超脱的,他们的阅历让他们非常真实,肯定你但又能把握自己的原则,务实而不把你碰上了天。我认为你好就是好,但也绝对不能把你说成最好。大学教授就不一样了,做学问的人多少都有些谦逊,又希望企业家能够为他们的研究提供素材,反正夸你没有成本还有可能有收获,于是极尽吹捧之能事,就是要你爽。文人则又有些不同了,自古文人相轻,夸人是很少见的事情,因为都觉得自己也不差,遇上要给别人写评语,夸你非我所愿,不夸你又不合适,于是不左不右的来上两句,个中味道自己体会。

以上分析纯属个人主观判断,未必准确。但是对于做咨询的人来说,从各种信息和数据当中来洞察企业的内在基因是非常重要的。就拿发展方向来说,每个企业可能都会面临若干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业务组合,这个时候要往哪个方向走,就取决于决策者的出身、经历、性格亦或是价值观了。就好比是有三种评语,要是赶上柳传志和王石选,就选务实精彩的;要是赶上大学教授,可能就要赶上极度吹捧的;要是碰上文人,可能就奔着不左不右的去了。这些人出身不同、经历不同、性格不同、价值观不同,决定了他们要说不同的话,走不通的路。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环境和资源能力状况,发展思路不同;发展环境和资源能力状况相似的,不同的企业家选择的思路也不同。

读懂企业家的内在基因,对于战略规划很重要。

分享到

Loading...

Loading...

纵横观点
没有精益就没有智能制造 丹纳赫模式与4P精益管理 制造业降本增效的八大原则 多品种小批量离散加工的智能制造系统 航空航天等高离散行业如何降低生产组织的难度 影响精益变革成功的因素 数字化的本质是学习和进化 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危机时的管理——商业模式篇 严峻考验:疫情过后企业怎么办? 智能工厂规划的十大核心要素
推荐案例
某股份公司供应.. 某汽车零部件细.. 某知名家电企业.. 某大型央企精益.. 某合资机械制造.. 北京某外资公司..
回到顶部
400 8655 602